团团点名人物网
>
高姓名人堂
高姓名人堂
高的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相传
黄帝
时代已有高姓,高元为
黄帝
之臣,发明了房屋,为此而姓高。
1、齐文宣帝高洋 南北朝 (529~559)
高洋(529年-559年),别名高子进、晋阳乐,南北朝时期北齐政权的开国皇帝。公元550年,高洋迫东魏孝静帝禅位,登基称帝,年号天保,国号齐;在位初期建立北齐,征伐四方;大破柔然、契丹、高句丽等北方民族;治宏中原,使北齐国力居于最强;厉行改革,整顿吏治,制定北齐律;但后期暴虐无道,好酒成性。高洋于天……
2、高拱 (1512~1578)
高拱(1512~1578)中国明代嘉靖、隆庆时大臣。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嘉靖进士。穆宗为裕王时,任侍讲学士。嘉靖四十五年(1566)以徐阶荐,拜文渊阁大学士。穆宗即位后,以帝旧臣,数与首辅徐阶相抗。科道官借此相互攻讦,高拱不自安,乞归。隆庆三年(1569)冬,召还授大学士兼掌吏部事,颇得宠信……
3、北齐孝昭帝高演 南北朝 (535~561)
孝昭帝高演(535年-561年11月23日),字延安,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三位皇帝,是神武帝高欢第六子。高演继位后,文治武功兼盛,颇留心于政事,积极寻求及任用贤能为朝廷效力,政治清明。皇建二年(561年),十一月,高演诏令长广王高湛继承皇位,溘然长逝,终年27岁,葬于文靖陵,谥号“孝昭皇帝”,庙号肃宗。……
4、高季兴 五代十国 (858~929)
高季兴(858年-929年),原名高季昌,字贻孙,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又称荆南)开国君主。高季兴早年曾为朱温义子朱友让的家奴,后被朱友让收为义子,成为朱温的亲随牙将。后因破凤翔救唐昭宗有功,被授予“迎銮毅勇功臣”称号,迁宋州刺史。随朱温扫荡青州,累功升至颍州防御使。90……
5、北齐神武帝高欢 南北朝 (496~547)
北齐神武帝高欢(496年-547年),鲜卑名贺六浑,祖籍渤海调蓨(今河北景县南)。北朝东魏权臣。因祖犯法,遂移居怀朔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北,一说内蒙古固阳),成为鲜卑化汉人。他曾参加杜洛周起义军,继归葛荣,为亲信都督。后判降尔朱荣,并收编六镇余部,镇压青州流民起义,任第三镇酋长、晋州刺史。他竭……
6、北齐武成帝高湛 南北朝 (537~5691)
武成帝高湛(537年-569年1月13日),别名步落稽,北齐第四任皇帝,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子,年号太宁、河清。皇建二年(561年),高演患重病,决定传位于弟高湛。天统四年十二月初十(569年1月13日),武成帝在邺宫(位于今河北临漳邺南城遗址内)乾寿堂去世,时年三十二岁,谥号武成皇帝,庙号世祖,葬于永……
7、高崇文 唐 (746~8091)
高崇文(746年—809年11月6日 ),字崇文,幽州(今北京一带)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乃山东名门渤海高氏。唐代名将。高崇文生性朴厚寡言,不通文字,但却聪颖敏慧,才智过人。少年时,他曾从平卢军,熟谙兵事。贞元年间,随韩全义镇守长武城(今陕西长武县),累官至金吾将军。贞元五年(789……
8、高士廉 唐 (575~647)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汉族,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代开国功臣,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高劢之子。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其妹为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妻,生一子一女,子为长孙无忌,女为长孙氏。妹夫长孙晟病故后,高士廉将妹、外甥全接到自已家中抚养,恩情甚厚。高士廉看到李渊次子李世民……
9、高浚 南北朝 (?~557)
高浚(?—557年),北齐人,高欢的第三个儿子,庶出,母亲为姬妾王氏,后因言获罪,被其兄弟高洋、高湛所杀。早年经历永安简平王高浚,字定乐,神武帝高欢的第三个儿子。开初,高欢娶高浚的母亲,当月就有了身孕。高浚出生后,他怀疑不是自己的孩子,因而不十分喜欢。而高浚很小的时候就十分聪慧,后来逐渐被父亲宠爱。……
10、北齐废帝高殷 南北朝 (545~561)
高殷(545年-561年),字正道,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二任皇帝,文宣帝高洋长子,年号乾明。为了防止篡位之事发生,高洋临死前诏令尚书令杨愔、黄门侍郎郑子默等人辅佐高殷。560年八月初三,太皇太后下令废高殷为济南王,高演即位为帝。561年,孝昭帝高演密令高归彦去将高殷杀害,时年十七岁,葬于武宁,谥号闵悼王……
11、高百年 南北朝 (550~564)
高百年(550-564年),北齐宗室。北齐孝昭帝高演的嫡子(第二子),顺成皇后元氏所生。560年,高演称太后娄昭君令立高百年为皇太子。561年,高演临终传位给弟弟高湛,给他手书,其末曰:“百年无罪,汝可以乐处置之,勿学前人。”大宁年间,封为乐陵王。公元564年六月,天空有彗星出现,太史官奏称是“除旧……
12、高怀德 宋 (926~952)
高怀德(926年 - 982年)字藏用,北宋初大将,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建隆二年(961年)秋,“杯酒释兵权”后,出任归德军节度使。其父高行周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后晋开运初,辽人犯边,行周北征,高怀德刚满18岁,从父北征。行至戚城(今河南濮阳县北)被辽军重围,援兵不至,十分危急。高怀德纵横驰……
13、高孝珩 南北朝 (539~577)
高孝珩(539年—577年),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次子,母王氏,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高孝珩是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次子,母王氏。天保元年(550年),高孝珩的二叔高洋受禅登基,建立北齐政权,是为文宣帝。文宣帝登基后,封高孝珩为广宁王。此后高孝珩历任司州牧、尚书令、司空、司徒、录尚书事……
14、高傒 春秋战国 (前728~前637)
高傒(前728年—前637年),姜姓,高氏,名傒,字仲,号祖望,高邑(今山东省禹城县)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不世之臣。齐太公姜子牙八世裔孙,其祖为齐文公之子、齐成公之弟公子高,卢姓始祖。高傒先在迎立齐桓公有功,后与管仲纠合诸侯结盟有功。桓公命傒以王父字(即祖父)为氏,食采邑于卢地,凭借五里之城在今济……
15、高琼 宋 (935~1006)
高琼(935年―1006年12月26日),字宝臣。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北宋大将。高琼少时凶猛无赖,沦为强盗。后周时期,于王审琦部下为将。后入晋王赵光义(宋太宗)藩邸,历任龙直指挥使、保大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他屡立战功,不识字而晓达军政。澶州之战时,与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为“澶……
人物导航
林姓名人堂
朱姓名人堂
何姓名人堂
胡姓名人堂
郭姓名人堂
孙姓名人堂
马姓名人堂
徐姓名人堂
罗姓名人堂
吴姓名人堂
梁姓名人堂
周姓名人堂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