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太和县历史人物
太和县名人录
徐广缙 (1797~1869)
徐广缙(1797~1869),字仲升,一字靖侯,安徽太和县大新区徐寨人,清嘉庆年间进士,选庶吉士.历任山东,陕西道御史,广西乡试正考官,榆林知府,江西总粮道,福建按察使,顺天府尹,四川布政使,江宁布政使,云南巡抚,广东巡抚,两广总督和两湖总督。 ……
刘之协 (1740~1800)
刘之协(1740年-1800年),太和县(今属安徽省)原香集人。混元教(白莲教的支派)主刘松的弟子。清中期农民起义白莲教首领。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刘之协师傅师刘松策划起义,事泄被捕,发配隆德。其继师掌教,数年间,徒众遍布豫、鄂、川、陕诸省。拟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起……
纪鸿儒 (1899~1938)
纪鸿儒(1899—1938),安徽太和人,幼儿有过目不忘之能,有神通之称,乡党许之为大器。纪鸿儒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37年8月,因淞沪战役中表现出色,升任国民党陆军第五十一师一五一旅三○一团副团长。12月在南京保卫战中又建战功,升任荣誉团长。1938年4月……
张海观 (1881~1950)
张海观(1881-1950),字鹤云,号秋谷,安徽省太和县关集人。民国书法家。清光绪七年(1881)生。幼习四书五经,全县童试第一。光绪十八年(1892),12岁,执笔研墨学书,始临碑,习《黄甫碑》。光绪三十一年(1905)9月,清廷废除科举,遂入安徽优级师范学堂读书,部试优等毕……
张酺 (?~104)
张酺(?-104),字孟候,东汉汝南细阳(今安徽太和)人。东汉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年罢相,十六年再次拜相,任司徒。张酺少时从祖父张充受《尚书》,又师事太常桓荣,学习勤奋,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渐负盛名。永平九年(66),明帝为四姓(指樊、郭、阴、马四家外戚)小侯在……
张淑真 (1907~1932)
张淑真(1907-1932),女,太和县原墙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自幼随父读书,其父信奉基督教,故淑真亦为基督教徒。民国16年(1927),杨虎城部驻太和,女共产党员谢葆贞住进福音堂,与淑真邂逅相遇,逐成契友。在谢葆贞的帮助下,淑真参加了谢葆贞领导的各种社会活动,演现代戏,宣传……
张昭 (1921~1978)
张昭(1921-1978),太和县坟台人。1948年参加教育工作。任坟台、刘关小学负责人,以坚持灾区教育称著。1951年暑期,奉调创办大新小学,当时灾情严重,政府拨款甚微,他依靠当地领导和群众献工献料,很快建成30间校舍,秋后如期开学。1952年,清浅小学因兴修茨河被拆除,暑假调……
张炯 (1901~1938)
张炯(1901-1938),字洞若,太和县关集乡盐店村人,水利专家。出身地主家庭,幼时读私塾数年,后入县立高等小学,民国8年(1919年)毕业于阜阳省立六中,旋即考入南京河海工程大学。1924年大学毕业,先在黄淮水利部门工作,后调至国家经济委员会,从事水利工程设计。为勘察地形,不……
张仲田 (1891~1983)
张仲田(1891-1983),太和县城郊张湾人,主任医师。张仲田幼时随父学习祖传治疗骨伤的医术,20岁便成为方圆百里著名的正骨妙手,被群众称之为“张半仙”。张仲田先生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对贫富患者,他一视同仁,一样精心治疗。对贫苦农民,尤不讲价钱,极少收费。一次,一个驻军……
张东杲 (1907~1928)
张东杲(1907-1928),字若晦,太和县关集人。1921年考入阜阳省立六中读书,因抗议学校无理开除太和学生而愤然离校,旋考入南京江苏省立第一中学高中理科,曾主编太和旅宁同乡会刊物《太和之光》。1925年考入北京工业大学,思想上开始接受马列主义。“三•一八”惨案,他……
朱荫桐 (1904~2001)
朱荫桐(1904.9—2001.9)男,字葆华,曾用名朱保,太和县旧县集人。少年在阜阳读书,后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1928年下半年,“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简称“改组派”)成立,与蒋介石争夺党权和政权。1929春,朱荫桐从上海前往安徽省省府所在地安庆,成立了安徽省改组派总部,任……
徐子佩 (1908~2003)
徐子佩(1908—2003)男,税镇镇渔池村人。幼年读私塾,13岁进入新集渡口小学,15岁就读于河南省开封中学,后转学到南京。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1928年秋,联系在北京就学的太和进步青年邹安中、张筠如、刘志一、吴幻舟、孙云锦等人,出版了以宣传马列主义为宗旨的《太和月刊》和《……
张仲明 (1911~1994)
张仲明(1911—1994)男,太和县关集镇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张鹤云为地方开明人士。张仲明少时家庭生活优裕,早年在南京陶行知创办的安徽中学读完初中,在阜阳省立第三中学学习2年,因反对校方的高压统治闹学潮被开除。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就读3年,因参加学生-被开除,后……
韩振江 (1914~2005)
韩振江(1914.8—2005.8)男,1914年8月出生,原墙镇名利村人。1926年,12岁的韩振江逃荒到六安给地主放牛。1929年初,参加六安独立团。1931年10月,在七十三师二一七团二营五连当班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5月,韩振江被任命为排长。1933年2月提升为……
王家和 (1917~2007)
王家和(1917—2007)男,字万事,号三泰,又称万和山人,笔名畔丁,太和县人,文化馆退休干部。1927年从师孙丹仪。1939年以绘画谋生离乡背井,流落他乡。1949年,投入文化工作,搞剪纸创作。历任中国剪纸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安徽省文史馆馆员、省老年书画联谊……
王劲草 (1917~2010)
王劲草(1917—2010)男,高级农艺师,安徽省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城关镇刘响场村人,十五岁考入阜阳三中,十八岁赴南京读高中。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时,因走上街头,呼吁抗日,-,被学校除名。1939年,考入西北农学院,毕业论文《小麦蛋白质之研究》,获金陵大学农学院费氏奖……
高警寒 (1902~1996)
高警寒(1902.12—1996.6)男,旧县镇高小庄人,幼年在旧县小学读书,1919年到阜阳省立第三师范读初师,1923年在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学读高中。1925年和顾衡等人参加“五卅”反帝-。1925年8月在北平清华大学化学系读书,1926年3月18日,参加北平群众向段祺瑞政府……
郭宪
郭宪,字子横,东汉汝南宋(今安徽省太和县倪邱镇)人。据《颍州府志》(清·王敛福纂辑)记载:西汉置细阳县,因县有细水(茨河),故名。后又称为新郪。东汉建初四年(79年),徙宋公于新郪,号曰宋,属汝南郡。另据《太和县志》(民国·丁炳烺主修吴承志纂修)记载: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有运丘寺,……
吕据 (?~256)
吕据(?-256年),字世议,汝南细阳(今安徽太和)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大司马吕范次子。 初因父亲功勋,授任郎官。吕范卧病时,任副军校尉,辅助掌管军事。黄武七年(228年),吕范去世,吕据袭封南昌侯爵位,拜安军中郎将。多次征讨山越,每次皆能取胜。随潘濬讨伐五谿,并立战功;随朱然……
刘良弼 (1905~1984)
刘良弼(1905~1984) 中共鼓楼区委原副书记。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国29年(1940)2月入新四军六支队随营学校学习,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抗大四分校供给科粮秣干事、股长,雪枫大学供给科财务股长、生产油坊主任、副科长。民国35年10月后,历任华东军政大学二大队校务科副科……
太和县导航
阜南县名人
颍上县名人
太和县名人
临泉县名人
界首市名人
颍州区名人
颍东区名人
颍泉区名人
太和县景点
太和县十大景点
太和县特产
太和县十大特产
太和县地名网
特别推荐
完姓名人堂
余姚四贤
画中九友
电视剧《倚天屠龙记·邓超版》演员表
电视剧《卧底归来》演员表
电视剧《AA制生活》演员表
畅姓名人堂
成语【钟室之祸】典故及主人公介绍
黄埔十大名将
己姓名人堂
明初十才子
回姓名人堂
电视剧《天龙八部·黄日华版》演员表
电视剧《忠者无敌》演员表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中国男子排球队参赛运动员
鍚嶄汉鎼滅储
全部太和县名人>>>
返回电脑版
榛慖CP澶�05000777鍙�